发布时间:2022-12-11浏览次数:690
中新网金华11月28日电(董易鑫)下午3时许,在浙江金华东阳市,电影放映员蔡华平像往常一样把投影器、幕布、音响、板凳等装车,他在为两个多小时后即将放映的电影做准备。像这样一个人准备,一个人驱车下乡放电影的日子,他已度过20余年。
电影放映员蔡华平搭建幕布。 吴柳静 供图
蔡华平今年64岁,在当地从事电影放映员工作已有44年,其中放映流动电影也有20余年。如今,他一个人负责放映该市六石街道和江北街道下辖的几十个乡村的电影,一年下来最少也有200多场。
“之所以干这个(电影放映员的工作),是因为我老爸也是放电影的。”蔡华平说,在他年少时的农村记忆里,父亲总带着他跑到15公里外去看电影。后来,得益于“免费送电影下乡”等政策的出台,父亲开始在村子里当放映员,村民在家门口也能看上“时髦”的电影。
儿时的耳濡目染,让蔡华平对电影放映工作充满热爱。如今,这份热爱已转变为一份责任。
“放电影的工作就是搞服务,送文化。我最早放电影是16毫米胶片,后来发展到35毫米胶片。刚开始,村子里都是矮矮的房子,现在都是小洋楼。”蔡华平说,这些年,他既见证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也见证了村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对于这份事业,他觉得蛮自豪的。
电影放映员蔡华平书写放映日志。 吴柳静 供图
随着夜幕降临,越来越多六石街道后里村的村民聚集广场,今天放映的是戏曲片,更是吸引村里的老人。“他放(电影)的时候,村里都是很热闹,很多人来看。”村民王菊芳说。
东阳市婺剧艺术传承中心放映部主任胡东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从2006年国家开始实行农村电影“2131工程”,东阳便启动了送电影下乡,十几年来每年平均送7200场电影下乡,600场左右进校园,累计近13万场。
“东阳在我的记忆当中是出门挣钱的人很多,留在村子里面很多老人。有送电影下乡以后他们特别喜欢,如果有适合他们的片子比如说戏曲片,他们都会来看电影,也是丰富文化生活。”胡东说。(完)
中新网广州11月28日电 (蔡敏婕 唐旭妍)“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2023)”发布会28日在广州举办,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2023)》对外发布。该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城市游船市场活力逐步恢复并超越疫情前的水平,产品服务更加多样化,并逐步融入创新文化消费元素,全球游船将迎来产业的提质升级与市场的崛起。
广州珠江游多个维度正对标世界一流游船快速发展。广州市港务局 供图
《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2023)》以全球范围内具有标志性的都市游船产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市场、创新、融合、开放等活力要素为核心的“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评价模型。指数结果显示,2023年,样本城市游船产业活力依旧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布状态,纽约、广州、上海、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国际大都市总体排名依然领先,海内外城市各有所长,海外城市的市场活力突出,中国内地城市则在融合活力与创新活力方面发展迅速。(完)